华为斥资40亿师从IBM,学到了什么?
来源:摆渡知道 发布时间:2020-02-07 13:48:44
华为斥资40亿师从IBM,学到了什么?
虚心学习,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、一个企业崛起和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,也是唯一之路。
任正非斥资40亿学费向IBM虔诚拜师学艺,历时五年,这种胸怀、格局与意志力,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极为罕见,这也正是华为之所以登上世界通讯科技巅峰的关键因素。既然管理是制约华为从中国小作坊向跨国公司演变的瓶颈问题,那就要选择一家世界级老师,虔诚地拜师学艺。1997年西方圣诞节前一周,任正非近距离地考察了休斯、朗讯和惠普3家世界级企业之后,将考察重点放在IBM这家最具美国特色的企业身上。虽然圣诞节前夕美国各大企业都已经放假了,但IBM包括CEO郭士纳在内的高层领导均照常上班,并真诚而系统地向任正非介绍了他们的管理内涵。
为了强化对IPD的认识,IBM副总裁送哈佛大学出版的关于研发管理的著作,后来他发现朗讯、惠普等美国著名企业也都实施这样的研发模式
其让任正非由衷敬佩的是,郭士纳作为IBM的灵魂人物,不仅具有罕见的坚强意志和变革的勇气,而且为人处世极端低调。
华为成为“世界一流”企业的必经之路,也唯有如此,华为才能逐步走向规范化、职业化和国际化。
“企业缩小规模就会失去竞争力,扩大规模,不能有效管理,又面临死亡,只有加强管理与服务,在这条不归路上,才有生存的基础。”
鉴于华为是IBM在中国的第一个管理咨询项目,树立样板点的意义重大,所以在报价问题上,深谙中国企业善于“拦腰砍”的谈判常规,周伟焜设计了两个报价方案。商务谈判在晚餐后进行。
周伟焜提出:根据IBM方面的推算,70位顾问按级别分为3类,每小时收取的费用分别为300美元、500美元和680美元,为期5年。
也就是说,要完成这次管理变革,华为要投入20亿元人民币。话音刚落,会场瞬间响起嘘声。一位副总裁心痛地对任正非悄声说,这相当于华为一年多的利润了,我们砍砍价吧。任正非反问道:“你砍了价,你能对项目的风险负责吗?”
所以对于周伟焜的报价,任正非只认真地问了一句:“你们有信心把项目做好吗?”周伟焜沉思片刻后,回答了一个字:“能!”于是任正非当场拍板。
会谈结束已近深夜。
由于时差关系,此时郭士纳正在美国IBM总部主持办公会议。周伟焜把电话打给郭士纳的秘书后,虽然几亿元人民币的差价对IBM来说只是杯水车薪,但任正非不还价的态度让郭士纳肃然起敬。
沉默了一会,郭士纳只对秘书说了三个字:“好好教。”
方案确定后,任正非加速推动《华为基本法》出台并在外界宣布华为将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之后,
于1998年8月10日,召集了由上百位副总裁和总监级干部参加的管理会议,宣布华为与IBM合作的“IT策略与规划”项目正式启动,
内容包括华为未来3~5年向世界级企业转型所需开展的IPD(集成产品开发)、ISC(集成供应链)、IT系统重整、财务四统一等8个管理变革项目。会上任正非宣布了以孙亚芳为总指挥、郭平任副组长的变革领导小组的成员名单,
宣布了由研发、市场、生产、财务等富有经验的300多名业务骨干所组成的管理工程部的干部任命,全力以赴配合IBM顾问的各项工作。
1998年华为尚在位于深圳南山区科发路科技园办公。会后,任正非亲自指示,把非常拥挤的华为总部腾出很多临海的房间,按照IBM风格进行布置并购买了新的办公家具,让顾问来到华为后感觉仍然在IBM,可谓宾至如归。
1998年8月29日,随着第一期50多位金发碧眼的IBM顾问进驻华为,一场旷日持久的全面学习IBM的管理变革运动,徐徐拉开大幕